2015年,为推进同步小康以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我省共选派了9896名第一书记对全省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根据以往下派第一书记的经验来看,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基层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亟需我们探讨和分析。
一是选派的第一书记能否“坐的住”的问题。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第一书记”在村工作时间不得低于全年工作日的2/3。但就以往经验来看,大多数选派第一书记难以做到。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主观上讲,多数机关干部对挂职抱有增加基层工作经验、了解了解基层实际的态度,但真正进村一看,千头万绪,难以下手,心先凉了一半。部分挂职干部原单位工作上还有不少的任务,两头难以兼顾;个别同志存在单位和挂职村两不管、两不顾的心思,结果名为挂职,实际上是坐家休息,甚至存在上网炒股或兼职其他工作。客观上讲,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绝大多数都是最偏远、最落后的山区小村,交通不便,相当一部分没有办公活动场所或者场所无法正常使用,第一书记到村的吃、住、行都是问题,甚至可以说成为所帮扶村的一项新负担。
二是选派的“第一书记”能否“扶得起”的问题。第一书记所要挂职的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普遍存在贫困落后、没有集体经济、宗派问题或“两委”不和、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班子整体缺乏战斗力等等问题,部分村可能存在书记长期缺职导致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上级安排布置的任务难以落实,各项工作在当地处于落后状态的;组织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开展党组织活动的;对党员疏于教育管理、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的;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的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的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仅靠下派一名第一书记就想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是不现实的。
三是对选派的“第一书记”能否“用得活”的问题。下派的“第一书记”挂职两年后回到单位,可能又普遍存在业务生疏了、同事交流少了、家庭生活影响了等等问题。比如单位新换的领导,对下派回来的“第一书记”就需要有一个更多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很难短期内实现提拔任用。如果不能很好地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把“第一书记”用活用好,就会影响到以后选派第一书记的积极性,“第一书记”也难以安心到村挂职。
在对策分析上,限于本人能力和经历,只能粗浅的谈几点,希望得到更多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注和指导。
一是对“第一书记”在生活上要更多关怀。下派单位要切实落实“第一书记”的补助、交通补贴等政策,避免流于形式,不让他们在经济上吃亏。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所在的县、乡要重视“第一书记”,考虑能否借鉴村官的模式,在乡镇统一解决“第一书记”的吃住问题,并为其提供可能的办公场所。
二是对“第一书记”在工作上要更多扶持。客观的讲,第一书记并不是一个人在帮扶,更多应该体现到派出单位的整体实力上来,派出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省、市两级要更多地出台相应政策扶持“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县、乡两级要力争安排相应的帮扶工作队对“第一书记”所在村进行整体帮扶,乡镇党委可以考虑安排一名副职负责与“第一书记”对口工作。
三是对“第一书记”在出路上要更多途径。能否考虑“第一书记”的三条出路,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可以通过考评等方式,让其留下来并在县、乡进行提拔使用;对有“第一书记”经验的,可以采取统一招考的方式,选拔任用部分优秀“第一书记”到比较重要的岗位;派出单位可结合单位实际,优先提拔挂职回岗的“第一书记”。(白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