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第一书记到农村任职,传递了党的声音,牢固树立起中央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表明了党的决心,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已经打响,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长年累积的矛盾问题;体现党的用人观念,干部培养在一线、选用在一线要成永颠不破的铁律。如何用好管好这把“利剑”,贵在指路,有迷芒而不迷失;贵在帮衬,有难题而不止步;贵在管理,有宽容而不纵容。
第一,抓好使命教育,让第一书记明理明责明权。
“思想认识水平决定工作水平”,第一书记到村任职,能不能发挥好作用,履行好使命,教育引导是前提。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大规模的思想动员、主要领导亲临指导、各级领导任前谈话,使第一书记能从高点站位认识到选派第一书记的深刻用意和迫切心情,能从内心拥护党的决策、支持党的决定,能把自身理想实现融入到这一神圣伟大的事业中来,坚守这份选择不言弃、不言悔,义无反顾地投身实践。把思想障碍解决彻底,要从干部普通性思想活动找到突破,缩短工作适应期,摒弃“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乡村”的失落感,端正思想认识,主动调整心态,尽快进入角色,迅速打开局面。教育引导克服“临时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经验主义”思想,从零开始、从头做起,要向基层干部群众虚心学习。把职责任务交待清楚,干部到村任职,有初来乍到的胆怯,迟迟进不了状态;有村里累积问题太多,有深怕卷进漩涡的抵制感,迟迟打不开局面;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急切感,什么都想抓什么抓不好无助感。面对这种情况,思想引导要先行一步,把职责任务讲清楚,让第一书记知职明责,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既要能体现组织交付的担子是一副沉甸甸担子,做不好不行,做不成更不行;又要能让第一书记感觉到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坚决当好村“两委”班子引路员、脱贫致富的服务员、农村社会的维稳员、农民群众的勤务员和依法治村的协管员,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强化工作指导,让第一书记有信心有方法有资源。
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成绩的取得需要时间检验,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发挥自身能动作用,第一书记要有“第一”的观念,凡事带头凡事负责;要有“第一”境界,不拿第一作令牌,不当甩手掌柜不当遥控指挥。要有“第一”的态度,凡事冲在前。要摸透村情民意,面对新环境、新工作和新问题,主动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和群众多交流、多沟通,切实掌握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有的放矢,科学决策。要把握基层特点,改变工作方式方法,自觉融入农村生活,脚踏实地开展工作。发挥乡镇党委的作用,为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指好路、服好务。实行党委书记定期约谈第一书记制度,及时掌握第一书记工作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帮助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实行镇村干部联系制度,向第一书记介绍农村工作经验,提供有效工作办法,全力协助好第一书记工作,推动村级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发挥派出单位的作用,要协调好派出单位,充分发挥后盾作用,积极为第一书记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做好“集智”工作。充分发挥派出单位的集体力量,为帮扶村出思路、想办法、谋发展,对第一书记派驻村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帮助谋划工作,解决难题;第一书记要向派出单位多汇报、多请示,特别是遇到难以克服的问题,应积极向派出单位争取支持,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做好“集资”工作。充分发挥好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和在政策制定、项目落实上的重要作用,多为第一书记所在村争取帮扶政策、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第三,落实严格管理,让第一书记感到压力感到欣慰感到价值。
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不是一派了知,也不是大而化之。要严管到位、细致到位、激励到位。要严格制度,建立健全第一书记管理办法,严格第一书记工作纪律,从制度上对第一书记进行约束;印发第一书记民情日志,建立工作例会和工作交流会议制度,要求第一书记参加机关干部每周例会和其它大型会议,及时了解党委工作部署,做到“知上情、明重点”,使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以指导促提升。要激励到位。要加大对“第一书记”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形成党员干部踊跃参与、基层群众积极支持、全面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区委对“第一书记”,重点考核工作和作用发挥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对“第一书记”的任职经历和工作实绩,记入本人档案,对条件成熟的及时评先树优、提拔重用。要落实各项保障。要对第一书记高看高待,为“第一书记”购买人生意外伤害保险,加强“第一书记”安全防范知识和岗前培训,并要求各乡镇为“第一书记”提供出行、起居、饮食等必要的生活保障。并落实驻村补助和交通补助,解决第一书记到村工作的后顾之忧。(刘建兵)